每年到夏季,由于氣溫升高,加上多雨,形成高溫高濕的天氣會給雞群帶來不同程度的熱應激,機體的抵抗力下降,使腸道的結構發生改變,形成腸漏,這給病毒的侵襲造成有利機會,很容易引起病毒感染,一些能引起腸道病變的病毒在腸道定殖引起病毒性腸炎。

引起家禽病毒性腸炎的病原>>
H9、IBV、FADV、IBDV、非典型新城疫等病毒,這些都是病毒性傳染的病,這類病情的發生和機體免疫力、抗病能力有直接的關系。
臨床症狀>>
雞病毒性腸炎病毒潛伏期2-4 天。
初期症狀:幼雞和幼鴨病初精神萎頓,食欲減少,不愛活動,體溫較低。
前期症狀:進而閉眼昏睡,縮頸弓腰,畏寒怕冷,眼有粘性分泌物。
中期症狀:腹泻,排黃綠色或白色水樣稀糞,含有尿酸鹽或粘液。
後期症狀:不斷鳴叫,紮堆,部分出現腳後伸,頭頸後彎,呈觀星狀等神經症狀。
產蛋禽:產蛋迅速減少,IB、H9由于氣溶膠傳播,發病率近100%, 死亡率5%-20%或偶爾高些,病變嚴重的一般伴隨尖峰死亡。而死亡率低的雞群生長不良,群體生長不一,發病後變成矮小的雞,生長遲緩。
不同病原引起的腸道疾病會排出不同糞便,根據糞便的顔色初步判定不同的疾病種類,代表的疾病表現。 糞便顔色的區別:
法氏囊病、肾型傳支等。
多見流感、大肝、黴菌感染等。
組織滴蟲病(盲腸肝炎)。
新城疫、傳鼻等。
肌胃炎(腺病毒、法氏囊都能引起腺胃炎)。
病理變化>>
共同點:每種病毒性腸炎都是可以增加腸黏膜的通透性,降低腸黏膜的保護作用,極易導致雞群機體內體液的酸堿度失調,致使機體功能紊亂,降低免疫力。腸炎就是腸道粘膜層的炎症,炎症劇烈時可波及粘膜下層,可致腸粘膜水腫、增厚、脫落、出血、壞死等變化。
不同病理病變:
腸道淋巴濾泡腫脹、泄殖腔條紋狀出血。
各器官廣泛性出血,腺胃水腫,有時充血,胰腺 邊緣有充血,十二指腸腸系膜血管充血,十二指腸黏膜充血、出血、水腫明顯,外觀紫紅色,內有血性粘液,腸黏膜脫落後見潰疡。
法氏囊出血、胸肌、腿肌有出血。
見包涵體肝炎。
發病原因>>
01. 管理不當、受涼;通風不合理。
02.衛生條件差。
03.免疫不確實,造成免疫失敗。
04.免疫程序不合理。
05.抗體的離散度大,抗體均勻度差。
06.生物安全做不到位。
鑒別診斷>>
臨床上注意新城疫與流感的鑒別診斷,傳支與法氏囊的鑒別診斷,腺病毒與盲腸肝炎的鑒別診斷。
診斷要點>>
根據臨床症狀,病理變化、實驗室診斷。
防控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應激。
2.做好疫苗的免疫工作。
3. 夏季做飲水免疫一定把握好控水時間。
4. 同一種疫苗要分兩次飲用,現用現配。
5. 疫苗反沖到位。
6.防止疫苗跑冒現象。
7.疫苗桶裏加冰防止疫苗效價降低。
8.算好疫苗的水量,防止疫苗飲用不均。
9.無論活苗還是滅活疫苗,使用的毒株要與現場流行的毒株相匹配。
10. 飲水免疫疫苗一定在加有疫苗穩定劑的溶液下面打開疫苗盖 (SOP操作)。
11. 滅活苗使用要預溫,防止疫苗不吸收。
12.滅活苗注射時對注射的計量要校對,確保注射的計量。
13.采病料做病原檢測,對腹泻的雞根據病因對症治療。
14.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定期對雞舍環境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