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泰萊”是一種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滅活疫苗,疫苗配以專用提升細胞免疫力的佐劑,彌補了傳統PRRS弱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差的問題及傳統PRRS滅活疫苗不能產生細胞免疫力的缺陷,極大的提升了疫苗的免疫效果。爲進一步印證其臨床使用效力,我們跟蹤並統計了“藍泰萊”在江西省某PRRS感染豬場的臨床使用效果和相關實驗室檢測結果,結果顯示,母豬群接種藍泰萊後其繁殖性能能夠快速恢複正常生產水平,感染性N蛋白抗體逐漸趨向一致,代表中和抗體的GP5、M等蛋白抗體水平離散度更均一,抗體滴度更高。試驗表明,“藍泰萊”免疫後對該場的PRRSV感染能夠提供良好的臨床保護。
目前,我國田間流行PRRSV毒株已經由高致病性過渡到類NADC30/34毒株,爲豬場防控PRRS帶來了巨大挑戰,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惑。PRRSV弱毒疫苗存在的安全性、交叉保護性及免疫逃逸等問題大大限制了其在臨床的應用。因而大量規模豬場選擇了更爲安全的PRRSV滅活疫苗來進行防控,但常規滅活疫苗往往難以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藍泰萊”采用了革命性的佐劑技術和中和抗原表位裸露技術的一款新型藍耳病滅活疫苗,本次通過追蹤免疫“藍泰萊”前後母豬繁殖性能的相關數據及實驗室檢測數據進行對比,以評估疫苗免疫後的臨床效果。
背景情況
基本情況 江西省某豬場,基礎母豬存欄約12000頭,共有四條生產線,每條線大約存欄3000頭母豬,兩點式飼養模式。批次間可以做到全進全出,仔豬25d斷奶。
免疫背景 母豬群常規免疫豬瘟活疫苗、豬僞狂犬病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豬2型圓環病毒滅活疫苗,PRRSV疫苗之前主要以某國產滅活疫苗爲主,但自2022年1月份後三線母豬場出現藍耳病的不穩定,主要以母豬繁殖障礙問題較爲突出,表現爲死胎率、弱仔率及木乃伊胎比率偏高,另外產房仔豬的成活率及窩均斷奶頭數低等臨床問題。
病因診斷 豬場技術人員采集弱仔等病料,送實驗室進性抗原混樣檢測,結果顯示PRRSV抗原爲陽性。根據臨床表現、眼觀病變和病原檢測結果分析,診斷該場問題主要由PRRSV感染所致。
防控方案
免疫方法及注意事項 在其原有飼養模式及藥物保健方案不變的情況下,增加PRRSV疫苗的免疫,三線母豬免疫由江西博美萊公司提供的PRRSV滅活疫苗,商品名爲“藍泰萊”;四線母豬免疫進口疫苗進行對比試驗。
通過現場豬群健康評估後制定免疫程序,三線母豬群于3月15日普免“藍泰萊”2ml/頭,間隔3周後加強免疫一次。待疫情穩定後轉爲常規免疫,母豬群普免4次/年,2ml/次;四線母豬場免疫進口疫苗的程序爲普免,首次免疫後間隔3周加強免疫。
評估方法 收集整理並統計免疫“藍泰萊”前後臨床症狀的改變及母豬群和分娩仔豬的生產數據,並對免疫前後的實驗室檢測數據等進行對比分析,以評估免疫“藍泰萊”的臨床保護效果。
結果與分析
月均配種分娩率 在2021年12月至次年3月(使用“藍泰萊”前4個月)的記錄中,經統計發現(見圖1)2月份配種分娩率最低爲50%,平均配種分娩率爲64.29%。自3月份中旬使用“藍泰萊”以後,月平均配種分娩率逐步回升,4-5月份平均配種分娩率爲72.3%。方案實施後,月平均配種分娩率顯著提升,較未使用“藍泰萊”前提升12.3%。

圖1:月均配種分娩率統計結果
斷奶7天內發情率 2021年12月至3月(使用“藍泰萊”前4個月)的原始記錄中,經統計分析(見圖2)1月份發情率最低僅爲48.54%,平均斷奶7天發情率爲63.42%。
自3月份中旬使用“藍泰萊”以後,4月份的母豬斷奶7天發情率提升到78.68%,5月份則達到88.38%,平均斷奶7天發情率爲83.53%。通過方案實施後的數據對比可知,母豬群斷奶7天發情率較未使用“藍泰萊”前提升20.11%。

圖2:斷奶7天發情率統計結果
窩均死胎率 在2021年12月至次年3月(使用“藍泰萊”前4個月)的記錄中可以發現,3月份窩均死胎率高達16.3%,平均死胎率也達到了9.3%。
自3月份中旬使用“藍泰萊”以後,經統計發現(見圖3)5月份窩均死胎率降到8.7%,平均窩均死胎率爲8.7%。方案實施後窩均死胎了出現明顯下降,較未使用“藍泰萊”前,最高下降幅度達到7.6%。
圖3:窩均死胎率統計結果
產房仔豬成活率 在2021年12月至次年3月(使用“藍泰萊”前4個月)的記錄中可以發現,產房仔豬的成活率僅81.86%,4個月的平均產房仔豬成活率爲89%,產房的成活率低于正常水平。
自3月份中旬使用“藍泰萊”以後,經統計發現(見圖4)產房成活率得以提高,4、5月份的成活率達到93.83%、93.72%。通過方案實施後的數據對比可知,免疫“藍泰萊”後產房仔豬成活率提高4.47%。

圖4:產房仔豬成活率統計結果
窩均斷奶頭數 在2021年12月至次年3月(使用“藍泰萊”前4個月)的記錄中可以發現,窩均斷奶頭數在3月份最低僅5.57頭,4個月平均斷奶頭數爲7.42頭。
自3月份中旬使用“藍泰萊”以後,經統計分析發現(見圖5)免疫後2個月的平均窩均斷奶頭數爲8.63頭,通過方案實施後的數據對比可知,免疫“藍泰萊”後窩均斷奶頭數提高了1.21頭,較3月份最低點窩均斷奶頭數提高了3.39頭。
圖5:窩均斷奶頭數統計結果
感染性N蛋白抗體檢測結果 通過實驗室血清檢測結果可知(見圖6),免疫前、二免前和二免後45天三個階段的血清中的N蛋白抗體水平的離散度逐步降低,陽性率達到100%,s/p值高于2.0的比例呈現下降趨勢,表明豬場PRRSV感染趨向穩定。
圖6:藍泰萊免疫前後N抗體水平隨時間變化比較
GP5等中和相關抗體檢測結果 通過實驗室血清檢測結果可知(見圖7),免疫前、二免前和二免後45天三個階段的血清中GP5、M蛋白等中和相關抗體水平呈現先下降後上升的趨勢,且離散度逐步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免疫“藍泰萊”後豬群建立起更堅強的免疫保護水平。

圖7:藍泰萊免疫前後中和相關抗體水平變化
小結
通過免疫“藍泰萊”後臨床症狀及繁殖指數等生產數據結果,表明該場的PRRSV感染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豬場生產指標恢複到正常生產水平的時間在30天左右。實驗室血清學檢測結果顯示,“藍泰萊”的兩次免疫後母豬群的中和相關抗體的水平得以提高且離散度降低,揭示“藍泰萊”免疫後可以產生中和相關抗體,與其它一些普通PRRSV滅活疫苗免疫不產生中和抗體或抗體滴度低等相區別,究其原因在于“藍泰萊”采用了先進的中和位點暴露技術,促使機體可快速識別並產生特異性的免疫反應。
PRRSV感染引起母豬群的不穩定對于母豬繁殖性能影響是全面的,可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疫苗免疫是防控PRRS最經濟、有效的方式,但因PRRSV活疫苗應用存在散毒、重組、毒力返強及引起免疫抑制等實際問題,近兩年越來越多豬場選擇了滅活疫苗,對于滅活疫苗的選擇應重點在于能否產生中和相關抗體和選用能刺激產生細胞免疫力的佐劑技術。




